西安三部门协同发力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

SUCCESS CASE
西安三部门协同发力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

首页 > 成功案例 > 小九直播回放

西安三部门协同发力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

时间:2025-04-19 18:15:01   作者: 小九直播回放

  4月17日,西安市委宣传部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‘深化六个改革’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”系列新闻发布会。邀请西安市司法局局长苏国峰、西安市城管局副局长张国立、西安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陈晓军到会,介绍有关情况。

  “2024年,我们持续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进程,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,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和涉外法治建设效能,扎实推进“八五”普法规划深入实施。” 苏国峰说。

  完善工作机制上,市司法局制定《西安市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清单》和《西安市行政机关法治政府建设任务清单》夯实依法行政制度基础,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,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4个,围绕法治建设重点任务落实、行政执法规范化等问题开展法治督察;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,配合推进生态环境、交通运输等7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,公布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事项清单,厘清了执法职责边界。

  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更有力。组织并且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,累计清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145件。联合市发改委、市工商联印发《西安市护航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》,审结涉企行政争议案件319件,调解结案66件,挽回企业经济损失700余万元。

  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“标准化服务年”活动,充分的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、热线、网络三大平台作用,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超过40万件次。市公证处推出《知识产权全周期保护公证法律服务指引》等6个公证服务产品,为民生保障、企业经营等方面提供精准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法律服务。

  “在涉外法治建设方面,我们积极作为,承办‘一带一路’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(中央法务区)推介交流活动,与广州等10个城市司法局签署法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加强了区域间的法治交流与合作。”苏国峰说,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创新建立“融解决”机制,成功化解芬兰某公司与本省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,推动双方从冲突走向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同时,发布涉外法律合同文本,编印中亚五国《投资风险指南》,为外经贸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有力的风险防范和法治保障,助力西安企业更好地“走出去”。

  苏国峰表示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之年。市司法局将聚焦全市“深化六个改革”重点工作,着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提档升级,完善法治建设推进机制,强化便民为民举措,护航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
  在服务保障民生方面,开展“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提质增效”行动。发挥公证预防性职能,参与社会矛盾治理,加强村(社区)法律顾问工作,提供精准法律咨询。创新普法形式,利用短视频、文艺演出等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与维权能力。强化基层调解和行政复议工作,化解矛盾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

  护航企业未来的发展上,市司法局将加强法律服务供需对接,做优“法治体检”“送法入企”活动,精准服务企业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与执法监督,优化营商环境。加快涉外法治建设,办好重要论坛,提升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服务能力,助力公司参与国际竞争。

  张国立介绍,2024年,市城管执法局以“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年”为牵引,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,巩固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,推动“八个新突破”重点工作落实,倾力为市民群众打造干净整洁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。

  市政设施逐渐完备,全年修复沥青路面103.6万平方米、人行道19.2万平方米,保障了城市道路安全通行;完成友谊路等17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改造,平均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均达到99%以上。新建改造公厕250座,全市公厕布局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。

  民生服务更加温暖。督促供热企业积极开展“冬病夏治”和“访民问暖”活动,供暖期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供热参数,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供热服务。持续推进“城市管理进社区”活动,延伸优化管理服务链条,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。进一步压缩审批事项办理时限,畅通民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,审批服务效能不断提高。

  “安全保障坚实有力,巩固燃气安全整治成果,改造813.7公里老化燃气管道,超额达成目标。”张国立说,市城管执法局对全市2915条、3722公里城市道路进行全覆盖空洞探测,发现并处置风险隐患 102处,及时化解了道路安全风险,为市民出行筑牢安全防线年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,围绕市委“深化六个改革”战略部署,深化拓展“三个年”活动,积极地推进体制改革和城市更新,优化城市道路和临街空间管理,逐步的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慧化、法治化水平,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城管力量。

  坚持项目带动,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。实施燃气供热安全能力提升行动,推进145个项目建设,更新改造管网,新增污水源热泵供暖面积50万平方米;开展市政设施更新改造,用好中央支持政策,实施市政病害桥梁维修加固、快速干道桥梁病害大中修等4个项目,提升改造更新街等25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,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;推进城市绿地提质美化,全年计划建设改造口袋公园或儿童友好型公园不少于20座,建设城市绿道不少于30公里,开放共享城市公园不少于45个,持续提高城市绿地景观水平和服务质量。

  精细治理城市,提升管理能力。整治重点区域市容秩序,规范非机动车停放,新增停放区域。加强道路设施管理,落实巡查维修机制,规范窨井盖和施工围挡。规范垃圾管理,完善末端处置机制,提高厨余垃圾分出量,严管建筑垃圾,提升环境卫生质量。

  坚守安全底线,保障行业安全。巩固燃气安全整治,排查老化管道和第三方施工隐患,加强宣传培训,预防安全事故。抓好市政设施安全管理,排查治理道路桥梁隐患,开展检测探测。加快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,布设监测设备,建立预警联动机制,提升安全防控能力。

  加强依法行政,打造满意队伍。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,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,规范行政决策程序,开展案卷评查,推行网上办案。加强队伍建设,巩固专项行动成果,完善人员管理办法,深化“城市管理进社区”。拓展为民服务,推出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推行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首违免罚清单化管理,取消牌匾标识设施设置“审查登记”,持续为市民群众提供便捷暖心服务。

  陈晓军介绍,2024年,市行政审批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《关于逐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,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的指导意见》,通过部门协同、流程再造、数据共享、服务创新,将多个相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“一件事”,实现高效办理,并以此为牵引,推动政务服务从“能办”向“好办”“易办”加速转变。

  丰富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场景,承接落实国家21项重点事项并全部在线办理,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推出10项市级“一件事”。西安市累计上线个服务场景,平均减材料45%、减环节80%、减时间60%、减跑动89%,办件量达121万件,“退休”和“危险化学品经营”等事项办理效率大幅提升。

 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体验,优化四级政务服务体系,建成众多便民服务中心和驿站,在银行柜员机上线多项服务事项,方便群众就近办事。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,高频事项周末可办。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帮办,开展跨域通办,为重点项目和公司可以提供代办服务与增值服务。

  陈晓军表示,2025年,市行政审批局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为牵引,以企业群众满意为目标,持续优化政务服务,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力量。

  “优化‘智慧政务’体验,推动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深层次地融合,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模型,打造一体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。”陈晓军说,通过人工智能技术,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引导、申请填报、审批办理、服务评价的全流程在线智能化服务体验。

  推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,市行政审批局将统筹各类涉企服务资源,不断做优企业综合服务专区。推行“代办+预审”的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审批模式,主动了解项目需求,提前开展审批服务,帮助重点项目快速落地。扎实做好规模以上企业上门代办、特殊群体上门帮办服务,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,提供个性化的服务。

  同时,持续深化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域办、就近办、延时办,推出更多个性化增值服务,如政策解读讲座、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咨询等,不断的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,打造西安政务服务的优质品牌。